3月31日化工指数为946点,与昨日持平,较周期内最高点1016点(2012-03-13)下降了6.89%,较2012年07月03日最低点929点上涨了1.83%。(注:周期指2011-12-01至2013-03-31)
据网盛生意宝旗下大宗商品数据商——生意社价格监测,2013年03月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化工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46种,其中涨幅5%以上的商品共4种,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3.8%;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双氧水(9.56%)、液氯(7.14%)、溴素(7.10%)。
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58种,跌幅在5%以上的商品共24种,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22.6%;跌幅前3的产品分别为丁二烯(-25.68%)、粗苯(-16.40%)、焦化苯(-13.06%)。
本月均涨跌幅为-1.6%。
3月份国内化工市场一改前两月的上升势头,下跌产品数量猛增,在生意社重点监测的68个代表性化工产品中,阴跌产品由2月份的24个增加至40个,最大跌幅也由-5.68%骤升至-16.40%,市场一片哀鸿。2013年3月生意社BCI指数为-0.57,均涨幅为-2.6%,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收缩状态,经济有下行风险。这一点在化工行业表现的较为突出。
生意社化工分社长张明认为,国内化工市场从3月份开始已进入新一轮的下行调整过程,终端需求不振成为促成本轮整体下行的主要因素,具体分析为:
一、国际原油上中旬的持续低迷,造成下游石化产品的成本支撑乏力,代表性产品:纯苯、对二甲苯、邻二甲苯等从国际到国内价格均大幅下跌。虽然月底原油价格大幅提振,但市场人士多不看好后期走势。
二、国际市场弱势强烈影响国内,3月份,外盘利空频传,PX到港价格由月初的1700美元/吨跌至月末的1400美元/吨,OX到港价格由月初的1620美元/吨跌至月末的1480美元/吨,纯苯外盘价格本月也下跌33美分/加仑,氯化钾到港价格也低于中化合同价,可以说从有机产品到无机产品,本月外盘均呈弱势。三、需求低迷本月在整个行业蔓延开来,仅丙烯、双氧水、DMF等少数产品由于下游的需求拉动出现小幅上涨。四、市场炒作效用减弱,TDI、多晶硅本月的上涨主要得益于厂家方面的炒作,其他产品单纯利用炒作已无太大作用。
对于后市,张明认为,国内化工市场正处于下行阶段,在国际、国内需求双重弱势,成本支撑乏力的双重影响下,近期整体回升的希望不大,但造纸、印染行业已进入行业旺季,对上游助剂的拉涨作用不容小觑,可谓是逆势上行的亮点,预计化工行业整体回升需要等到5月底的出口高峰期以及有机产品采购旺季,4月底部分产品的提前集港拉升能量或显不足。